在汉宣帝登基的四年,霍光家族迎来了致命的打击。霍光的独子霍禹被腰斩,霍去病的孙子霍云和霍山也被迫自尽。霍家不仅遭到灭族的命运网络股票配资平台,甚至连霍光的女儿们也未能幸免,数千名霍家的亲戚和党羽遭到清除。这一切发生时,霍光去世仅两年,霍家的势力已经深入朝堂,根深蒂固。那么,为何霍氏在汉宣帝的清算面前如此脆弱,甚至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来得及发起?
细心观察汉宣帝的手段,宛如一位精明的猎人,耐心地将霍氏一步步逼入绝境,最终毫不留情地出手。汉宣帝在18岁就即位,理应直接亲政。但面对霍光的试探,他却极为谦卑,表示自己才德不够,仍需依赖霍光的帮助。甚至在妻子许平君去世后,虽然他怀疑医者有问题,打算追查真相,却在霍光一句话下撤销了所有审查,且再也不提此事。
展开剩余77%这段隐忍的岁月长达六年,霍光终于去世,但汉宣帝清楚霍家仍在朝中拥有巨大的势力,他并没有急于与霍家翻脸,而是采取了渐进的策略。他让霍光的儿子霍禹接替了“领尚书事”的职务,控制了朝廷的文书通道,这使得霍氏仍然掌握了皇帝和朝臣之间的沟通桥梁。然而,汉宣帝迅速设法绕过这一障碍,他借助岳父许广汉,逐渐采取“封事”的做法,将大臣上书密封送给皇帝,而不再通过霍禹。这样,霍氏便失去了直接掌控朝廷的机会,权力的漏洞显现。
不过,汉宣帝并未完全撕破脸皮,而是做了一些看似“升迁”的调动,让霍氏家族内部的人物继续看似获得优待。霍光的女婿邓广汉被调任为少府,负责管理国家财富;另一个女婿范明友也被调任光禄卿,这些调整表面上看像是升迁,但实质上是削弱了霍家的军事力量。霍禹不再担任右将军,霍氏家族逐渐被迫远离权力的中心。霍光家族的老成员尽管感到心中不满,但也只能表面感谢,接受这些调整。
霍禹虽然心中不甘,但也知道自己无力反抗。他曾向好友任宣倾诉,说自己不是生病,而是因汉宣帝对霍家的疏远,心里不忿。尽管如此,他最终还是选择接受现实,继续履行职责。然而,霍氏家族逐渐发现,他们面临的挑战比想象中更加复杂和严峻。当霍去病的孙子霍山在家庭会议上提到外界流言称霍家毒死了许皇后时,霍光的妻子霍显突然承认了这一事实,震惊了全家。霍禹和霍山意识到,汉宣帝不仅想削弱霍氏,更是想彻底消除霍氏,为其亡妻复仇。
此时,霍氏家族虽已意识到危机,但为时已晚。汉宣帝已经提前布好了局,霍家一旦有任何反应,便会被扑灭。汉宣帝的手段令人佩服,他没有急于在霍光生前进行清算,而是等待霍光去世后,再悄无声息地削弱霍家的力量。
霍氏家族的败局,其实从霍光去世的那一刻就注定了。霍光去世后,霍禹成为家族的顶梁柱,但霍氏的核心力量过于薄弱。霍光的亲人中,除了霍去病、霍光和霍禹,几乎没有能继承其雄才大略的继承人。霍去病早逝,霍光的两个孙子霍云和霍山虽然也是家族的希望,但显然没有霍去病的军事才能,无法接过父辈的重任。而霍光的儿子霍禹也并没有继承父亲的政治才能。没有能够承担起霍氏大任的年轻一代,霍氏的辉煌也随之破灭。
霍光虽然在朝堂上拥有极高的地位,但他的权力也因没有培养出强有力的接班人而最终变得脆弱。如果霍氏能再培养出一位如霍去病般能征善战的将军,霍光的去世可能并不会给霍氏带来如此大的损害。但霍氏未能再出一位英雄,导致汉宣帝轻松削弱霍家,并最终将其一网打尽。
可以说,汉宣帝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权谋手段,确保了他最终成功地消除了霍家的威胁。尽管他出生平凡,但却显现出帝王之才,逐渐展现出西汉辉煌的新篇章。
发布于:天津市华林优配APP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